华为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,我们已经连续数年大量招收新员工,壮大队伍。新员工进入华为,*眼看到的、处处感受到的就是华为的艰苦奋斗。一些人对此感到不理解。他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:华为为什么要艰苦奋斗?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到另一个根本的问题,那就是:华为为什么能活到今天?华为将来靠什么活下去?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。
1、不奋斗,华为就没有出路 世间管理比较复杂困难的是工业,而工业中*难管理的是电子工业。电子工业有别于传统产业的发展规律,它技术更替、产业变化迅速,同时,没有太多可以制约它的自然因素。例如汽车产业的发展,受钢铁、石油资源以及道路建设的制约。而用于电子工业的生产原料是取之不尽的河沙、软件代码、数学逻辑。正是这一规律,使得信息产业的竞争要比传统产业更激烈,淘汰更无情,后退就意味着消亡。要在这个产业中生存,只有不断创新和艰苦奋斗。而创新也需要奋斗,是思想上的艰苦奋
阅读(169)
评论(0)
2009-03-23 11:07
曾国藩作为一个以“立德、立言、立功”传世的历史人物,他的遗嘱尤其可看,那里面有他一生大智慧的总结和传给后人的心得。人生三大忌:骄、奢、逸,人生六大宝:勤、孝、俭、仁、恒、谦。曾国藩虽位极人臣,但做事情仍是“战战兢兢、如履薄冰”,对人对事都极其认真。怪不得周国平说“人类*高的智慧是敏感和警觉。” 曾国藩(1811--1872年)是中国历史上*有影响的人物之一,他37岁任礼部侍郎,后任总督,任大学士,直到封侯拜相,在政治、军事、文化、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;尤其是曾国藩的家教家风更是令后人传诵。
一、曾国藩跳出“富不过三代”的历史周期率
曾国藩在家中是长子,他的教育思想对其兄弟及子女都有很深的影响。 长子纪泽精通诗文书画,他刻苦学习英语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;清代末年,在处理西北边境危机中,曾纪泽凭着其斗志和谈判艺术舌战强敌,从沙俄口中夺回了伊犁
阅读(1792)
评论(0)
2008-11-05 14:54
各位同事:
时光荏苒,2008年不觉已进入8月。对2008,我们曾经有过太多美好的憧憬;而在这一年中,我们也确实经历了太多难忘的事情。但二者之间,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。观望气氛的浓厚、成交量的萎缩、业界对行业前景的悲观预期——这一切,与2006、2007形成了强烈的反差。
而这一年中,外界对我们的评价、还有我们珍惜的一些关系,也发生了一些我们不愿看到的变化。住房市场的波动,使得一些客户与我们的关系一时显得紧张。股市的惨淡,一点点侵蚀着投资者的心境,也考验着多年风雨同舟中积累下来、来之不易的理解与信任。在公众舆论层面,一些误解需要时间去慢慢消除,在这段时间里舆论的不理解和不认同,将是我们、甚至所有亲近我们的人必须去面对的现实。
憧憬与现实的落差、昨天与今天的落差、渴望认同与遭受误解的落差,骤然横亘在万科人的面前。任何一位同事,尤其是那些怀着美好追求和强烈自豪感刚刚加入万科的年
阅读(2059)
评论(2)
2008-08-24 22:35